网站首页 | 监督动态 | 图片新闻 | 法律法规 | 文件通知 | 执法公告 | 食品安全 | 健康卫士 | 所长信箱 | 下载专区 | 联系我们
 
 
 
   >> 卫生知识——汛期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指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8-16 16:55:19   浏览次数:1212
 
 
 
 
汛期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指南
一、因地制宜,寻找新水源并加以保护洪涝期间饮用水水源应选择经济方便的泉水、深井水、浅井水,其次考虑河水、湖水、池塘水等,适合于陕南和关中地区;陕北地区采用收集屋顶雨水及泉水。
  (一)在流动的行蓄洪区,水源宜选择在村庄或污染区的上游,并划出水源保护区,严禁人为倾倒粪便、污水和垃圾。
  (二)在污染严重的内涝区,尽量寻找水源污染较少的区域作为临时饮用水源,内涝区内垃圾、粪便、污水要集中封存堆放,以防加重污染。 (三)条件许可,最好的办法是在河床打手压井,30m半径内无垃圾等污染物存在。 (四)条件限制,只能取江、河、湖泊水为饮用水源时,取水位置要向河中延伸,必要时在取水点设取水码头。
  (五)泉水进行收集于简易蓄水池,然后专人管理、设公共给水栓。
  (六)异地送水,恶劣条件时飞机空投。
   二、饮用水源加强保护措施
  (一)洪期尚存的大口井要设井台、井栏、井盖,专人值班,严禁污染物流入。
  (二)集中式供水水源宜设防护隔栅,严禁在防护区内停靠船只、游泳、捕鱼、打捞等可能污染水质的活动。
  (三)被洪水淹没的自备水井,在洪水退后抽水、清掏、消毒后方可重新起用。 (四)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在汛期来临之前将有害化学品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加固围堤,对有毒的废渣、废水池及时清运,对放射性物质妥善保管,防止流入人体。
  (五)水源防护带内的厕所、化粪池在汛期来临之前及时清掏,运送安全区。
   三、饮用水的水质处理
  (一)混凝
   1、自然澄清:取源水后让其较大颗粒在数分钟内自然沉淀,水中颗粒物小于10μm时,短时间难以下沉,此法适用于絮凝剂紧缺情况下使用。
   2、水中加入絮凝剂可大大加快水中悬浮物质沉淀,一般用效果较好的碱式氯化铝、三氧化铁、硫酸亚铁、明矾等。
  (1)使用方法:使用时,先将所需絮凝剂加水配成5%的溶液,用干净木棒搅动待处理水,徐徐加入絮凝剂(必要时加碱调PH值为碱性),直到生成较大矾花,然后静置、沉淀,取其容器中上清液消毒后饮用;假如源水浊度低、色度大时,先将源水加入硅藻土,人为增加浑浊度,再加絮凝剂,增加处理效果。
  (2)投加量: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源水浊度、PH值、水温、混凝剂种类等多种因素,最好先进行预试验,确定投加量后,在进行现场混凝处理。
絮凝剂投加剂量参考表(mg/l)
原水浊度(度) 明 矾 硫酸铝   氯化铁  碱式氯化铝
   100    16 14     8 8
   200    21   19    11     10
   300  27   25    14     13
   400 33 32 18 16
   500 39 37 20 19
   600 45 43 22 22
   700 51 49 24 25
   800 57 53 26 28
   900 63 59 28 31
   1000 65 62 31 32
   1100 69 63 33 34
   1200 73 67 37 36
   1300 77 71 42 38
   1400 82 76 46 41  
   1500 85 82 50 42
   注:表种絮凝剂投量为纯量值,家庭少量处理时适当增加投加量。 (二)过滤适用于絮凝剂缺乏及水质浑浊度稍低时使用。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速建砂滤池:用砖和水泥砌成长方形水池,按每平方米滤池24小时产水3000升计算,结合受灾人口,设计滤池大小。
  2、池底铺设水管,管上钻有小孔,外包编织布,将滤过水导出;池底部夯实防渗,在池中下部填入粒径1~16mm的豆石、碎石或卵石,较小的放在上层,具体为滤层最下层放8~16mm粒径的石子100mm厚,其上放粒径4~8mm石子100mm厚,再放上粒径2~4mm的石子100mm厚,最上层放粒径1~2mm的小石子50mm厚,滤层总厚度为350mm。
  3、家用砂滤缸:使用大桶或缸作为砂滤容器,桶下部钻孔引水,底部铺数层编织布,砂层厚度为400mm左右,石子大小同滤池石子一样,砂滤石子上层再铺2~3层布垫,防止倒水时冲击砂层,缸(桶)底部接清水容器,消毒后可饮用。
  4、砂滤使用注意事项(1)新建滤池应洗净使用(2)每层砂石水洗后去泥再使用(3)滤池使用时保持含水层,不可使水排完而有空气进入(4)滤速控制在0.1-0.2m/h为宜,故池底出水管必须装阀门控制(5)定期清掏石子清洗,网筛后再按规范装入池中使用。
  5、效果观察:按技术规范要求修建砂滤池,可去除水中悬浮物90%,除菌达70~90%,慢滤砂池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 
  6、水处理车(船):在汽车后备箱中安装加压泵,水处理砂滤芯、炭滤芯、超滤等水处理设施,可随时处理饮用。 
  7、便携式水处理器:适用于个人饮用使用,采用长30cm、直径4cm的圆筒,下部开有出水口,底部加有炭滤、砂滤、棉质过滤层,筒内装有可上下活动的活塞,加水后利用活塞加压,底部可流出清洁的水。
  8、采用方便袋:采用食品级无毒塑料网袋,其内加入糖或盐,然后封口投入源水中,利用渗透原理,水分子可渗入其中,渗透1小时后可取出破口饮用。 
   (三)消毒经过滤后的水卫生安全上仍不合格,需进行消毒后方可安全饮用。煮沸是最好的消毒方法,但在洪涝期间原料紧缺,最佳消毒方法仍为消毒剂。 
   1、常用消毒剂种类  (1)漂白粉:白色粉末,有刺激性气味,含有效氯25%(一般以20%计),含量小于15%是不可使用,漂白粉易失效,应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严禁受潮,保值期为6个月,使用时要检验其有效氯含量。  (2)漂白粉精:白色,一般为片剂,含有效氯60~70%(一般按65%计),保值期为2年,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以上两种是一种常用的既经济、消毒效果又好的消毒剂,其它应用的还有二氧化氯、二氯异氰脲酸钠、三氯异氰脲酸、有机碘等消毒剂。 
   2、消毒剂的应用 (1)直接加入法:适用于缸(桶)水消毒、手压井水消毒、泉水收集池水消毒;根据待消毒水量计算消毒剂用量;再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将其上清液倒入待消毒水中搅匀,30分钟后,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左右,不可过量投加,一般投加剂量为:井水加3~5克,地面水滤过后水加5~10克有效氯。(2)井水消毒:计算大口井水量,一次性投入消毒剂。计算方法为: 
   井水量(吨)=井水深(m)×0.8×水面直径的平方
   井水量(吨)×加氯量(mg/l) 
   漂白粉投加量(克)= 至至至一 日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每投加2次,并投加其消毒剂的上清液。加氯量一般参考值为:清洁井水的加氯量为2mg/l,水质较混浊时加到3~5mg/l,30分钟后余氯保持在0.7mg/l左右。
   井水也可采用持续消毒法,用短节竹筒2个,1个作为浮球,另1个表面钻数个小孔,装入消毒剂,用绳连接后放入水中,一般可持续消毒15天。
  (3)消毒剂的投加量:根据源水状况、消毒剂种类和质量综合确定投加量,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计算:由于消毒剂投加后,氧化水中有机物,消耗量大,故洪涝期间处理水的需氯量约为5~10mg/l,处理后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投加量使水中需氯量和余氯量之和。
  (4)集中式供水设施退水后消毒:采用过量氯消毒法,适用于集中式供水设施,及被洪水淹没的水井。方法是:现将井(池)水掏干(水中检出致病菌时,消毒后掏干),用3~5%漂白粉溶液清洗后,再按加氯量10~15mg/l投加漂白粉上清液,等待10~12小时后将井(池)水抽完,然后蓄水,再消毒经细菌等检验后合格方可使用。
  四、饮用水检验
   在有条件处应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规范》进行。在现场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方法检验(水质速测箱)。 
   (一)水质检验
   1、水源水检验项目 浑浊度、PH值、色度、氨氮、耗氧量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2、饮水检验项目 浑浊度、余氯、大肠杆菌、粪大肠菌、色度、臭味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其中浑浊度和余氯两项每日每批处理水均测定,以便指导水处理措施的进行。 
   (二)余氯检验取经消毒的水样用市售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测定,也可以用DPD比色法或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版权所有:宜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单位地址:安庆市青少年宫东路25号 联系人:鲍先生
联系电话:0556-5533120 传真:0556-5571775 邮箱:kent-3730@139.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369号